首页 > 参赛感言 > 正文

张尧

管理员 | 2016-9-28 17:05:09

第一次“认识”张尧,是通过一幅书法作品。途家杯首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汉翔书画分赛结束之后,三位评审老师不约而同的将这幅书法作品评为冠军之作,翻开宣纸的背面,上面赫然写着“张尧”的名字。让八斗更惊讶的是,张尧不仅书法了得,他在途家杯首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总决赛舞台上也表现不俗,凭借自己的努力,夺得了初中组的亚军!想知道张尧背后的国学学习故事吗?跟八斗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 
张尧
大兴区第一中学初中二年级,学习书法7年。在途家杯首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中,荣获总决赛初中组亚军和汉翔书画分赛书法组冠军。
 
大家好,我是张尧,在此次途家杯首届中华之星国学大赛总决赛中获得了初中组的亚军,同时也是汉翔书画分赛书法组的冠军。感谢组委会举办的中华之星国学大赛,给广大热爱国学的青少年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,同时我也很开心能在比赛中结识这么多和我一样热爱国学的朋友,还能一睹国学大家的风采,对自己更是一次检测与促进。很开心也很荣幸能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的国学故事!
 
我7岁开始学习软笔书法,到现在已经有7年的时间。我喜欢书法,源于我上的大兴七小是一所书法特色学校。学校的书法长廊每周都有大家的书法作品展示,整个校园到处充满着浓厚的书法文化气息。我们还有专业的书法老师,每周都有固定的书法课程。学校也会经常举办书法比赛,或者组织大家参加全国的比赛,我曾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中小学生“兰亭杯“软笔书法比赛一等奖、全国中学生书法大赛一等奖、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软笔书法金奖。收获的这些奖项,大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。
 
自从学习书法以来,我每天都会练习100字的书法,从未间断,“梅花香自苦寒来”,没有每天的坚持,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效果。另外,之所以能对书法一直保持浓厚的兴趣,离不开父母的支持与鼓励,不论出现什么情况,父母都是态度坚决的把学习书法放在第一位。每当我写出比较好的作品,父母都会给予我赞美,鼓励着我不断向前。
 
 
小时候学习书法,每天都要打米字格,在宣纸上打过米子格的同学可能知道,这是一件枯燥且不容易做的事情,得量得计算,有一条线画的不直,就会影响整个米字格。我每天都要打5页米字格,打完格子以后手都酸痛。虽然父母可以帮我这个忙,但是我母亲认为,自己打格子,才能在心中明白每个字每笔在米字格的位置。另外写作品时,无论多难叠的格子,都是我自己摸索着叠。当时班里同学的米字格和叠纸都是父母给提前准备好的,那时候因为我的父母不给我画,我还有点小小的怨气。但后来有一场比赛,不允许父母进赛场,作品格只能由参赛选手自己来叠,各种格子的叠法我早都自己练习过,所以很快熟练地叠好,并顺利地开始写作品。由此,我也终于懂得父母的用心良苦。
 
学习书法,让我懂得了毅力的重性要,只要专注地去做一件事,一定能做好。 并且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可以享受内心的宁静,感悟艰苦付出后收获的喜悦。
 
 
我除了坚持学习书法外,还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,不仅仅有自己平时读书的积累,语文老师对我的帮助也很大。语文老师知识渊博、讲课非常精彩,她的授课形式多样,经常让我们自己给同学讲解。为了能给同学讲好课,我开始查资料,开始研究怎么能通俗易懂的讲解清楚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进一步发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老师为了让我们每天背诵古诗词,还采用了积分的方式来刺激我们参与的积极性,让我们能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下很乐于去学习。所以,在这次大赛中在关于古诗词的部分,我都能准确无误的回答出来。此外,学校还会定期请一些专家来做有关传统文化的讲座,也让我能够更加直面的去学习。
 
学习国学,不但传承了国学,更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、道德修养,开拓自己的视野,锻炼自己的思维,学习为人处事的原则与方法,帮助我们树立稳定、向上的信仰与价值观,启迪良知,明心见性。例如,我喜欢苏东坡的诗,我也看他的传记,通过了解苏东坡,我就明白人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境,无论受到什么样的打击,多大的不公和委屈,一定要抱有乐观的态度,去积极改变现有的生存环境,而不去怨天尤人。比如老子的“道法自然”等,让我们在面对确实无法改变的事实时,去接受现状,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生活。我们这个年代太需要学习国学了,“淡泊明志,宁静致远”、“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”、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。学习国学,让我去除了浮躁之心,而更重视内心的修养。
 
我会坚持书法学习,希望能开创属于自己的风格。多背些古诗词,多读一些国学经典,在书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另外多去旅游,见识各地的风土人情,在生活中去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用自己的一份力,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做一个国学知识学习者和传播者。
 
八斗忍不住想要跟大家分享几幅张尧同学的书法作品:
 
 

电话:010-84097195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西三环南路14号院首科大厦A座22层 版权所有 ©中华之星传统文化教育发展中心 京ICP备19003871号-3 技术支持:北京优兔帮文化科技有限公司